WFU

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

揭開濕疹的神秘面紗-過敏性濕疹教戰守則





說到濕疹,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。因為每個人這輩子,多多少少都會長出一些皮膚疹子,而就醫之後,總是有那麼幾次會聽到過「濕疹」這樣子的診斷。而濕疹在每位患者的口中,都有不一樣的面貌,有人覺得濕濕的、有人覺得很乾、有人覺得濕疹很薄、有人覺得濕疹很厚、有人覺得濕疹是水泡;有人覺得它一次就可以根治、也有人終身飽受濕疹反覆發作所苦。

究竟,這是一個甚麼樣的怪病,讓人覺得如此常見,卻又如此多變而神祕?就讓皮膚專科醫師為您接露濕疹的神秘面紗,以及那些說穿了就不值錢的秘密。


什麼是濕疹(Eczema)?


濕疹在臨床上有很多面貌,病灶相當多變,所以很多不同的皮膚狀況都被統稱為濕疹。但說穿了,濕疹其實就是一種對於外觀的描述,而不太算是一個診斷

很多疾病都可以用濕疹的變化來表現,譬如說接觸性皮膚炎、過敏性皮膚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汗皰疹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鬱積性靜脈炎…等等,原因繁多,不一一贅述。


要怎麼找出造成我發生濕疹的原因?


所以,知道是濕疹之後,更重要的是,甚麼才是造成濕疹的原因?最重要的第一步,就是藉由醫師問診。藉由發作的部位、頻率、規律、誘發因子、緩解因子、病史、工作、生活習慣等等,有時候就可以得到診斷,或至少有一個大致的方向。有了方向後,若有需要,再安排更進階的檢查確診。




什麼是過敏性濕疹? 


在造成濕疹的諸多原因之中,本文會針對其中一種較為常見、也最令人困擾的過敏性濕疹來討論。而過敏性濕疹顧名思義,就是因為接觸了會讓身體過敏的物質後,所造成的濕疹變化。


為什麼過敏性濕疹擦藥都不會好?


很少有擦了藥不會好的濕疹。仔細想想,你的濕疹真的是擦了藥不會好嗎? 還是擦藥會好,但是過一陣子又長出新的,再擦藥好一點,過一陣子又長出新的,這樣的循環呢?

大部分的人其實是後者,而這種情況,並不是擦藥不會好,而是擦藥有效,但因為反覆的接觸過敏物質,造成過敏性濕疹再度被誘發、活化

有了這樣正確的觀念之後,我們就會發現,要讓過敏性濕疹不再發作,最重要的不是擦的藥夠不夠好,而是你有沒有找出讓你反覆過敏的原因,然後盡可能的把它從生活中移除


會讓身體過敏的物質有哪些?


太多太多了,一個人一天會接觸到可能的致敏物質,可能成千上百,想也想不完,所以想找自己的過敏原的人,並不建議從「哪些物質可能過敏」這麼大海撈針般的方向去著手




要怎麼找出過敏的原因?


比較正確的方向,應該是從生活中去觀察,找出接觸了甚麼、吃了甚麼、或做了甚麼之後,症狀變嚴重,然後把這些可疑原因都記錄下來,看能不能找出一些共通點

而有些環境中、空氣中的過敏物質,我們大概沒辦法那麼直接的紀錄某樣「特定的」物質,那我們就退而求其次,看看是在哪個場所、氣候、溫度、或是都是在做哪些事情、活動的時候,症狀會特別嚴重,一一的把它紀錄下來,然後找出規律。

而在這條尋找過敏原的漫漫長路上,常常會有一些錯誤的迷思,讓我們迷路、偏離正軌,而使得我們距離找出正確過敏原的目標越來越遠。以下列出一些尋找過敏原上的常見錯誤迷思,希望能儘量幫助大家不要白走冤枉路。


正確尋找過敏原:常見錯誤觀念


  1. 並不是只有髒的東西會過敏。很高級、很貴的東西,對某個人來說也可能是他的過敏原。(如:眼皮濕疹常見過敏原之一是黃金,夠高級了吧!) 

  2. 並不是別人用了不會過敏,你就不會過敏;並不是家裡其他人吃了/用了都不會過敏,你就一定不會。(如:全家人一起大掃除,但只有其中一個人發生過敏情形。) 

  3. 並不是用了很久、接觸很久的東西,就不會過敏。一種用了十年的保養品,有沒有可能是最近半個月的過敏原因?絕對有可能,只要覺得發作時間吻合,就必須先記錄下來。 

  4. 接觸過敏原後,症狀不一定會馬上發作,有可能會一天後、兩天後才發作。因此我們在記錄可疑過敏原的時候,應該把時間範圍擴大至兩天。如今天過敏了,那我們就把這兩天內有接觸、吃過、做過的事情都先記錄起來。 

  5. 大範圍接觸,可以只在小範圍有症狀。(如:1. 對染髮劑過敏者,可以只在髮際線有濕疹,而整個頭皮都沒事、2. 對洗面乳過敏者,可以只在眼皮有濕疹,而全臉其他部位都沒事) 

  6. 雙側接觸,可以只在單側有症狀。(如:對鞋子或手套中的成分過敏者,可以只在單手或單腳有濕疹。) 

  7. 造成過敏的東西,很可能不只有一個。(如:對橡膠(Rubber)過敏者,除了帶橡膠製的手套會過敏外,也可能對含有橡膠的洗碗用海綿、睫毛夾、膠帶等產生過敏。) 

  8. 造成過敏的東西,不一定會直接接觸患部。(如:臉上的反覆濕疹,可能是因為對指甲油過敏者,因為用手不經意地去抓臉,而造成的過敏。) 

  9. 沒有甚麼東西一定不是過敏原,也沒有甚麼東西一定要是過敏原。放下先入為主的成見,有懷疑、符合兩天內的標準,先記錄就是了。


這樣做一定可以找到過敏原嗎?如果還是找不到怎麼辦?


說實在的,不一定。但是不開始這樣做,找到的機會就是零

找出過敏原的確是件大工程,需要很大的耐心,很長的時間觀察,甚至要透過反覆紀錄、實驗的方式才能確定。但即使如此,仍有一些過敏原是很難被「找」出來的,特別是懸浮在空氣中的那些過敏原,除非你把空氣抽乾,不然是沒辦法阻止這類空氣傳播的過敏原的。不過對於這類走投無路的患者,我們仍有以下的大絕招:

  1. 貼膚測試:在某些醫學中心,有比較完整的貼膚測驗試劑(Patch test kit),可以把各式各樣常見的過敏原貼在皮膚上,看看哪個有反應,再回頭去生活中找出有沒有這樣子可能的暴露風險。

  2. 記錄下來容易發作的「環境」,儘量將這些環境避開。(如:觀察到每次去了公園散步那幾天內、或是工作地點中,只要進去有進去某個房間,症狀會發起來,那過敏原很可能就藏在這樣的環境中。)

  3. 增加皮膚的屏障:多用保濕乳液,避免皮膚乾燥等。常待冷氣房、皮膚有缺損、血液循環不佳處、皮膚太乾者,過敏的情況會更加重,若真的避免不了過敏物質,那就改從加強皮膚的保護力這樣的方向著手吧。




小整理


  1. 造成濕疹的原因很多,先就醫請醫師幫忙確定造成濕疹的確切原因。

  2. 若是接觸性過敏造成的濕疹,找出過敏原,找到後儘量避開,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。

  3. 找出過敏原這件事,有時候耗時又麻煩,但是如果不做,那找到的機會就是零。

  4. 過敏原常常必須靠患者本身,有意識地、刻意的在生活中留意,才能找出來。而在醫師的建議下,可以建立正確的觀念,避免因觀念的不正確而走冤枉路。

  5. 不要先入為主、勿鐵齒。多紀錄、找規律、並定期回診和醫師討論。


實際案例


實際案例


實際案例


實際案例


實際案例


實際案例


實際案例


實際案例


© Ting-Hua Yang. All rights reserved.